这蝶阀蝶阀发明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50年代传入日本,直到60年代才在日本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则直到70年代才开始普及。蝶阀的主要特点是:操作扭矩小、安装空间小、重量轻。以DN1000为例,蝶阀约为 2T,而闸阀约为3.5T。蝶阀易于与各种驱动装置组合,耐久性和可靠性好。橡胶密封蝶阀的缺点是用于节流时,由于使用不当会产生气蚀,导致橡胶阀座剥落损坏。因此,如何正确选择取决于工况。蝶阀的开度与流量之间基本呈线性关系。如果用于控制流量,其流量特性还与管道的流阻密切相关。例如,如果两条管道的阀门口径和形式都相同,但管道损失系数不同,则阀门的流量也会有很大差异。如果阀门处于较大的节流幅度状态,阀板背面容易发生气蚀,从而可能损坏阀门。一般在15°以外使用。当蝶阀处于中间开口时,阀体与蝶板前端形成的开口形状以阀轴为中心,两侧形成不同的状态。一侧的蝶板前端顺着水流方向移动,另一侧的蝶板前端顺着水流方向移动。因此,一侧的阀体与阀板形成喷嘴状开口,另一侧则类似于节流孔状开口。喷嘴侧的流速比节流侧快得多,节流侧的阀下会产生负压,橡胶密封圈经常会脱落。阀门的操作扭矩蝶阀因阀门开度不同及启闭方向不同,其扭矩也不同。卧式蝶阀,尤其是大口径阀门,由于水深原因上下水头差异产生的扭矩不容忽视。另外,当阀门进口侧安装弯头时,会形成偏流,扭矩也会增大。阀门处于中间开度时,由于水流扭矩的作用,操作机构需要自锁。
中国阀门产业链众多,但还不是阀门强国。总体来看,我国已步入世界阀门强国行列,但在产品质量方面,我国距离阀门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行业生产集中度仍然不高,与高端产品配套的阀门研发能力不强,阀门行业制造技术水平也较低,进出口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真正能够在市场上生存下来的阀门企业肯定不多。然而,阀门行业的这次高速震荡将带来巨大的机遇,震荡的结果也将使市场运行更加理性。高端阀门国产化之路极其“坎坷”,基础件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向高端发展的短板。“十二五”期间,政府将继续加大高端装备零部件国产化力度。这里我们选取《实施方案》中的几个重点发展领域和具有代表性的阀门行业进行进口替代的可行性分析。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各个细分行业阀门进口替代的可行性差异很大,高端阀门亟待更多的政策引导和科研支持。
阀门行业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环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国内阀门制造业的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许多关键的阀门高参数、高温高压、高磅级阀门一直依赖进口,例如欧洲OMAL品牌一直是国内阀门应用行业的主要选择。为推进阀门国产化,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后,国家相关部门根据国家对重大装备国产化的要求,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部署制定了《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并于2019年12月1日印发《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阀门制定相关领域重大装备国产化规划,并与相关部门多次协调。目前,阀门国产化已在国内阀门行业形成共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进行产品设计;吸收国外优秀的设计结构(包括专利技术);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进行产品试验和性能检验;吸收国外生产工艺经验,重视新材料的研究和推广;明确进口高参数阀门产品的技术参数和工况条件等,是加快国产化进程,促进阀门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全面实现阀门国产化的途径。随着阀门行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未来行业将是阀门产品质量安全和产品品牌的竞争。产品将朝着高技术、高参数、耐强腐蚀、长寿命的方向发展。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才能逐步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满足国内装置的配套,全面实现阀门国产化。在巨大的需求环境下,我国阀门制造业必将呈现出更好的发展前景。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日